无论是VSaaS,还是AI,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虽然网络能让用户更便捷和高效地调用视频数据,但数据一旦“上网”,就不得不考虑安全问题。尤其是在视频监控行业,涉及的数据都是与人身份特征相关的隐私数据,一旦泄露,就会造成重大影响。
未来,摄像头的数量越来越多,利用AI进行身份识别也会越来越频繁。对于视频监控产业相关的主体而言,他们有义务把网络安全这门不得不做的“生意”做好。
在国内,最典型的案例是发生在去年的深网视界数据泄露事件。2019年2月,人脸识别公司深网视界被指数据泄露,含256万人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以及过去24小时内路过的摄像头位置等。
就在本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发布预警通报称,有境外黑客组织声称将于2月中旬对我国发起网络攻击,以我国多个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攻击目标,并公布了其掌握的一批相关视频监控系统在用境内IP地址。经分析,我国视频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安全隐患和数据泄露风险,可能成为境外黑客发起攻击的薄弱环节。
可见,虽然数据泄露、黑客成功攻击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事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除了视频监控行业的相关厂商,专业从事网络安全保障的企业,也能从中挖掘到巨大的机会。根据Gartner预测,2018年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支出将超过114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12.4%。Gartner还指出,2019年该市场预计增长8.7%,达到1240亿美元。
国内信息安全市场也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且安全服务的比例在持续提升。
总的来说,摄像头数量越来越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除了公共场所的摄像头数量在增多外,家用摄像头的需求也在增加。硬件的销售,是一门显而易见的长期的生意。但需要看到的是,摄像头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数据量的增加,为用户提供更便捷以及高效的数据服务,才是视频监控厂商最应该重视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