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分期资讯

银行业反内卷:监管亮剑整治价格战 推动差异化竞争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8-19
摘要:银行业“以价换量”的内卷式竞争正遭遇强监管整治。多地金融监管部门与银行业协会密集出手,剑指房贷返点、贷款价格战、全员营销等乱象,通过制度约束与引导,推动银行从低水平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价值竞争,以破解行业利润承压、风险积聚的困局。一、内卷式竞争:表现、成因与深,银行业反内卷:监管亮剑整治价格战 推动差异化竞争

 

银行业 “以价换量” 的内卷式竞争正遭遇强监管整治。多地金融监管部门与银行业协会密集出手,剑指房贷返点、贷款价格战、全员营销等乱象,通过制度约束与引导,推动银行从低水平价格竞争转向差异化价值竞争,以破解行业利润承压、风险积聚的困局。

一、内卷式竞争:表现、成因与深层危害

银行业内卷式竞争已渗透到业务全链条,其核心是 “以价换量” 的同质化厮杀,背后折射出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层矛盾。

(一)典型表现:从价格战到 “赔本赚吆喝”

贷款端恶性降价:部分银行通过 “更低贷款利率、更长贷款期限、更宽松审批条件” 挖抢客户,甚至存在房贷返点、车贷返佣、变相贴息等隐性操作。例如,某企业负责人提到 “银行从‘企业找银行’变为‘银行找企业’,竞相压低利率”,反映出贷款市场竞争的非理性。

存款端成本高企:在贷款利率下行的同时,存款利率刚性较强,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陷入 “放贷款不赚钱、不放款没规模” 的两难。叠加产品服务创新不足,多数银行只能依赖规模扩张,进一步加剧内卷。

营销考核异化:此前 “全员营销” 成行业常态,非营销岗位员工被摊派储蓄、贵金属等任务,精力被分散,业务能力提升受限。某国有大行员工吴霏提到,如今非营销岗不再考核营销指标,正是对这一乱象的纠偏。

(二)成因:优质资产稀缺与创新能力不足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内卷的根源在于三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期优质客户、优质资产供给减少,银行竞争焦点集中;二是短期绩效考核导向下,分支机构更倾向 “冲规模” 而非 “创价值”;三是多数银行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只能通过价格战争夺市场。

(三)危害:风险积聚与行业生态恶化

信贷风险滞后暴露:宽松审批条件可能导致 “带病客户” 流入,埋下不良贷款隐患。某地方金融监管局人士指出,此类竞争 “最直接的影响是产生滞后性信贷风险”,并已建立 “内卷式竞争监测模型” 进行预警。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价格战直接侵蚀行业利润,尤其对中小银行形成 “挤压效应”—— 中小银行资金成本高于大型银行,在价格战中抗风险能力更弱,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服务质量与风控松弛:为冲量而简化审批、降低标准,可能导致风险防控 “让路”;同时,过度聚焦价格竞争,银行投入创新与服务升级的资源被稀释,长期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多地监管亮剑:构建反内卷制度防线

针对行业乱象,广东、浙江、上海、宁夏、宁波等地率先行动,通过 “负面清单 + 自律公约 + 专项整治” 组合拳,搭建反内卷制度框架。

(一)广东:“1+3+N” 体系整治全链条乱象

广东省打响金融业反内卷 “第一枪”,拟构建 “1+3+N” 制度体系:“1” 即监管部门出台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明确禁止性行为;“3” 指银行业公会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倡议书和承诺书,强化行业自律;“N” 则针对具体业务领域(如房贷、小微贷款)推出专项治理举措,实现全流程覆盖。

(二)宁波与宁夏:聚焦房贷乱象,压实主体责任

宁波市银行业协会发布《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明确禁止 “以任何形式向房地产相关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支付佣金或权益”,直击房贷返点这一突出乱象,维护市场秩序。

宁夏采取 “调研 — 座谈 — 立约 — 督导” 四步机制:先通过全行业调研摸清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的竞争问题;再组织银行与中介座谈,剖析房贷返佣成因;随后制定《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自律公约》;最后通过现场督查推动整改,形成闭环治理。

(三)监管核心逻辑:从 “事后处置” 到 “事前预防”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思路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例如,某地方金融监管局通过建立 “内卷式竞争监测模型”,提前识别高风险竞争行为;同时引导银行 “错位竞争”,在客户定位、服务场景、产品设计上形成差异,实现 “商业可持续”,从源头减少价格战动机。

三、破局之道:从价格战到价值竞争的转型路径

破解内卷的核心,在于推动银行从 “拼价格” 转向 “拼价值”,通过差异化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一)银行端:摒弃规模情结,深耕特色服务

大型银行带头示范:工商银行在年中会议上明确 “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提出通过 “拓展资产负债表内涵与深度”“提升服务质效” 培育新动能。其行长刘珺强调,破除内卷的关键是 “提升专业能力,依托服务价值创造获取竞争力”。

中小银行差异化突围: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中小银行应回归区域本源,围绕地方经济特点和中小微企业需求,聚焦 “小而美”“小而精” 发展。例如,某股份行浙江支行通过 “更快审批速度”“税务咨询等非信贷服务” 赢得客户,证明 “不靠价格战也能占市场”。

(二)行业生态:从 “零和博弈” 到 “共生共赢”

反内卷并非限制竞争,而是引导竞争回归理性。通过监管约束与行业自律,减少 “损人不利己” 的价格战,让银行将资源投入产品创新(如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服务升级(如数字化风控、精准客群服务)、风险防控等领域,形成 “各有侧重、互补发展” 的生态 —— 大型银行发挥规模与科技优势,中小银行深耕区域与细分市场,最终实现行业利润与风险防控的平衡。

结语

银行业反内卷的本质,是推动行业发展逻辑从 “规模驱动” 向 “价值驱动” 转型。监管出手整治价格战,不仅是为缓解当前利润与风险压力,更旨在引导银行回归金融本源,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需求。随着制度约束的强化与银行转型的深化,银行业有望逐步走出 “内卷困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