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两个只做”:新网银行以数字金融破解小微企业服务痛点 —— 访副行长刘波
新网银行作为中国数字金融领域的先行者,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迭代,在服务小微企业、助力 “稳企业” 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实践路径。其经验不仅体现了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价值,更揭示了技术驱动下金融服务范式的深刻变革。
一、数字金融赋能 “稳企业” 的核心实践
(一)技术驱动的普惠金融突破
新网银行以 “两个只做” 原则为指引,聚焦主流银行难以覆盖的小微客群,通过全线上化、智能化服务模式重构金融服务逻辑。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深度神经网络风控模型体系,融合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维度数据,实现对小微企业的 “千人千面” 精准评估。例如,针对个体工商户普遍缺乏规范财务数据的痛点,新网银行通过税务、发票、贸易等场景数据交叉验证,结合迁移学习技术,构建起无抵押、纯信用的授信体系,将传统人工审批的 10 个工作日缩短至10 分钟内完成全流程。截至 2024 年末,该行累计发放数字普惠贷款超 3.6 亿笔、金额超 1.2 万亿元,覆盖 4000 万小微客群,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55%,显著缓解了小微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
(二)AI 与大数据的场景化应用
在技术落地层面,新网银行构建了AI 驱动的数字员工矩阵,包括决策式 AI 模型、生成式 AI 助手及 RPA 机器人,日均调用量超百万次,全面覆盖智能风控、营销、客服等环节。以智能服务平台 “识卷” 为例,该平台通过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化处理十余种授信自证数据,为客户提供灵活资产认证模式,使用该服务的客户人均提额幅度超过 30%。在反欺诈领域,新网银行与银联数据共建金融反诈云联盟,运用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机构间 “数据可用不可见”,2024 年通过该联盟识别欺诈交易超 10 万笔,挽回损失超 2 亿元。
(三)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
新网银行将 ESG 理念深度融入业务布局,率先实现经营活动全面碳中和,并创新推出 “低碳循环贷”“绿易融” 等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等领域。截至 2024 年末,其数字普惠服务累计帮助客户减少碳减排 197 万吨,相当于种植 1.1 亿棵树。在乡村振兴领域,该行通过 “好业贷” 等产品为农户提供全线上化信贷支持,2024 年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42%,有效激活农村经济活力。
二、行业标杆模式的核心特征
(一)技术中台化与生态开放化
新网银行构建的智能风控底座和AI 金融云底座,实现了技术能力的模块化输出。例如,其多模态风控模型体系已向 30 余家中小银行输出,帮助同业机构将风控效率提升 40%。在生态共建方面,该行发起的 “金融反诈云联盟” 已吸引 50 余家金融机构加入,形成跨机构风险联防联控网络,2024 年联盟内共享风险数据超 10 亿条,联防效率提升 70%。
(二)数据安全与价值挖掘的平衡
针对数据安全挑战,新网银行探索出多方安全计算与联邦学习双线并行的解决方案,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数据融合分析。例如,在小微企业授信场景中,通过隐私计算技术整合工商、税务、征信等多源数据,使模型准确率提升 15%,同时确保数据不出本地。这一模式被纳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典型案例,成为行业数据安全共享的标杆。
(三)客户体验的精细化运营
新网银行通过全域数据采集与智能应用,实现客户需求的精准捕捉。例如,基于客户行为数据构建的 “智能营销系统”,可实时推荐个性化金融产品,使营销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客户转化率提高 25%。在客户服务端,AI 客服系统 “小 N” 日均处理咨询超 50 万次,问题解决率达 92%,显著降低人工成本。
三、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技术深化与能力升级
新网银行计划进一步完善大小模型结合的智能技术体系,重点突破多模态大模型在复杂金融场景的应用,例如开发基于生成式 AI 的智能投顾系统,为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融资方案。同时,将隐私计算技术从反欺诈场景拓展至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计划 2025 年实现跨机构数据共享场景覆盖度提升至 80%。
(二)服务边界的拓展与下沉
针对小微企业动态需求,新网银行将探索供应链金融 + 产业互联网模式,通过接入核心企业 ERP 系统,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 “订单即融资” 的全链条服务。在县域市场,该行计划推出 “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服务站”,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实时采集,开发 “养殖贷”“种植贷” 等特色产品,目标 2025 年涉农贷款余额突破 150 亿元。
(三)合规与风险防控的强化
面对日益复杂的欺诈手段,新网银行将构建动态风险联防体系,结合联邦学习与图计算技术,实时监测跨机构、跨场景的风险关联,计划 2025 年将反欺诈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9.5%。同时,加强数据合规治理,建立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审计机制,确保符合《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要求。
四、行业启示与社会价值
新网银行的实践表明,数字金融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更是金融服务逻辑的重构。其经验为行业提供了三点启示:
技术普惠化:通过中台化技术输出,降低中小银行数字化门槛,推动行业整体服务能力提升;
数据资产化:在合规框架下激活数据价值,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 的安全共享;
服务场景化: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企业经营场景,从 “被动响应需求” 转向 “主动创造价值”。
从社会价值看,新网银行的实践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例如,其支持的小微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从 2020 年的 8% 提升至 2024 年的 18%,带动就业岗位超 200 万个。在乡村振兴领域,通过 “好业贷” 等产品,帮助 50 万农户实现数字化经营转型,户均年收入增长 12%。
未来,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新网银行的 “技术 + 场景 + 生态” 模式有望成为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标准范式,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向更普惠、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