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分期资讯

长安银行以 50 亿元金融活水激活陕西中药材产业新动能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9-04
摘要:一、政银企合作破局,50亿元战略布局全产业链2025年8月29日,“秦巴医药产业链政银企合作暨长安银行助力乡村振兴专场对接会”在安康召开,标志着陕西中药材产业迎来金融赋能新里程碑。长安银行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5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聚焦“秦药”全产业链发展,覆盖种植、加工、流通、研发、销售及三产融合六大环节,通过定制化金融产品破解融资瓶颈。这一战略布局与陕西省“秦地无闲草”的资源禀赋,长安银行以 50 亿元金融活水激活陕西中药材产业新动能

 

一、政银企合作破局,50 亿元战略布局全产业链

2025 年 8 月 29 日,“秦巴医药产业链政银企合作暨长安银行助力乡村振兴专场对接会” 在安康召开,标志着陕西中药材产业迎来金融赋能新里程碑。长安银行宣布未来 3 年将投入50 亿元专项信贷资金,聚焦 “秦药” 全产业链发展,覆盖种植、加工、流通、研发、销售及三产融合六大环节,通过定制化金融产品破解融资瓶颈。这一战略布局与陕西省 “秦地无闲草” 的资源禀赋深度契合,更与 2025 年 8 月 27 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形成政策共振,明确将林草中药材纳入重点支持领域。

二、镇坪黄连案例:8 年成材周期下的金融创新突破

安康镇坪县友谊村作为 “中国黄连第一村”,其黄连基地面临1.7 亿元投资需求与8 年生长周期的双重挑战。长安银行以 “特事特办” 原则,一个月内完成1 亿元贷款投放,并设计12 年期贷款产品匹配黄连生长周期,开创农业金融服务新模式。具体突破点包括:

精准测算成本结构:每亩种植成本约 6000-7000 元(种子种苗占比超 60%),后续管护年均 1000 元,通过全周期资金覆盖解决企业现金流压力。

政策与商业平衡:黄连基地作为镇坪 “首位产业”,既符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需求,又依托龙头企业实力,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可持续性统一。

科技赋能增效:镇坪县通过技术培训将林下黄连亩产从 120 斤提升至 200 斤,长安银行同步支持 “药旅融合” 模式,推动 “山上种药、山中康养、山下加工” 的产业闭环成型。

三、全陕布局的三大核心策略

长安银行的 “秦药” 支持计划呈现三大特征:

弹药充足与机制保障:50 亿元专项额度配套总行竞争激励机制,确保资源精准投放;截至目前,安康分行已为镇坪发放贷款 2-3 亿元,全市累计投放近 12 亿元,形成示范效应。

产品体系全覆盖:针对种植端推出 “黄连贷”,加工端设计 “饮片贷”,流通端创新 “仓单质押贷”,研发端配套 “科创贷”,并探索 “光伏 + 药材”“康养 + 药材” 等跨界金融产品。

绿色金融与普惠升级:在 GDP 排名靠后的镇坪县投放亿元级贷款,体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新发展理念。安康作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药水游” 产业已成为核心方向,长安银行通过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商业机会挖掘。

四、政策协同与产业生态构建

长安银行的战略布局与陕西省多级政策形成共振:

省级顶层设计:2024 年全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会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为链主企业定制服务方案,长安银行同步对接商洛 “双中心” 项目(秦岭中药商品流通大数据交易中心与万寿城中医药大健康交易中心),推动 “商洛种得好、西安卖得响” 的产业闭环。

国家级政策红利:央行等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加大对林草中药材信贷支持,长安银行在陕南布局的林下黄连、天麻等项目直接受益。

产业升级路径:陕西省林业局通过良种审定(如秦花 6 号金银花)、示范基地建设(连翘低产改造 200 亩)等措施提升产业标准,长安银行同步提供技术改造贷款,形成 “政策 + 科技 + 金融” 三位一体推进模式。

五、未来展望:从 “秦药” 到 “中国药” 的跨越

随着 50 亿元资金逐步落地,陕西中药材产业将呈现三大趋势:

规模化与品牌化:镇坪黄连基地预计 2026 年实现 2000 亩成品采收,叠加商洛 “双中心” 的区块链溯源与大宗交易功能,推动 “秦药” 从原料输出向品牌输出转型。

绿色金融深化:长安银行计划推出 “林业碳汇贷”,将黄连种植的生态价值转化为融资信用,探索 “生态资产证券化” 新模式。

乡村振兴示范:通过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模式,镇坪黄连基地已带动超 500 户农户增收,未来 3 年预计新增就业岗位 3000 个,成为陕南山区产业富民的标杆。

长安银行的实践证明,金融机构通过精准把握政策导向、深度嵌入产业链条、创新风险缓释机制,完全可以在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点。随着 “秦药” 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秦地无闲草” 的传统认知正在被赋予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