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金融分期资讯

招联金融 2025 上半年业绩 “双降”:净利润 15 亿同比降 13%,2024 年监管转办投诉大降 66%

作者:小小 更新时间:2025-08-20
摘要: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上半年业绩延续了2024年的下滑趋势,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4.77%和13.34%,总资产减少60.29亿元至1577.22亿元。这一表现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反映了消费金融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也暴露了公司内部经营的结构性问题。一、业绩下滑的核心原,招联金融 2025 上半年业绩 “双降”:净利润 15 亿同比降 13%,2024 年监管转办投诉大降 66%

 

招联消费金融 2025 年上半年业绩延续了 2024 年的下滑趋势,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14.77% 和 13.34%,总资产减少 60.29 亿元至 1577.22 亿元。这一表现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既反映了消费金融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也暴露了公司内部经营的结构性问题。

一、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行业环境持续承压

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利率下行与需求收缩的双重挤压。2024 年以来,LPR 持续走低,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普遍降至 3%-4%,甚至部分低于 3%,与消费金融公司形成直接竞争。与此同时,居民短期消费贷款规模在 2025 年 2 月跌破 10 万亿元,同比减少约 4900 亿元,显示整体消费信贷需求疲软。招联作为头部机构,其贷款定价(2024 年末平均利率 14.81%)与银行的利差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导致利息收入增长乏力。

资产质量改善与风险出清并存

尽管 2024 年末不良率从 2023 年的 2.45% 降至 1.95%,但这主要得益于大规模不良资产转让(2025 年上半年累计转让 128 亿元,折扣率低至 0.3 折)。这种 “以价换量” 的处置方式虽优化了报表,但也反映出资产质量压力仍存。2024 年逾期贷款占比 3.79%,同比下降 0.54 个百分点,显示资产质量边际改善,但信用减值损失仍处于高位(2024 年计提 114.44 亿元),拨备覆盖率从 2021 年的 443.27% 降至 2023 年的 364.05%,抗风险能力持续弱化。

股东协同效应减弱与竞争格局剧变

招联早期依赖招商银行 APP 和支付宝流量快速扩张,但随着招商银行自营消费贷 “闪电贷” 下沉,以及蚂蚁消金、京东消金等对手崛起,其股东协同优势逐渐削弱。截至 2024 年末,招联自营及股东协同渠道贷款占比降至 73%,助贷业务占比升至 27%,而蚂蚁消金总资产达 3137.51 亿元,净利润反超招联成为行业第一。此外,2025 年京东消金入局进一步加剧竞争,招联面临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的困局。

消保与合规成本攀升

尽管 2024 年监管转送投诉量同比下降 65.9%,48 小时首联率达 98.78%,但黑猫平台累计投诉仍达 2.7 万条,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侵犯隐私等问题。招联虽通过 AI 技术构建三层消保防线(防未然、防投诉、防升级),但合规投入增加(如智能黑产识别系统)挤压了利润空间。2024 年投诉处理成本同比上升 12%,消保相关支出占运营费用的 15%。

二、应对策略与转型方向

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化

招联明确提出 “弱化规模增速考核,强化质量效益”,2025 年计划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绿色消费贷等特色产品,同时优化 “好期贷”“信用付” 的利率结构,推出更灵活的还款方式。例如,“自信” 服务已为超 1500 万客户降价,通过客户自主上传资质证明实现差异化定价,降低客群风险。

数智化转型重塑竞争力

招联智鹿大模型已应用于信贷全流程,包括智能信审、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例如,“自愈” 服务通过 AI 分析逾期客户行为,累计帮助 36 万人次纾困,不良回收率提升 8 个百分点。此外,大模型辅助生成消保宣教素材,触达近 3 亿人,降低了人工成本。

消保与风控体系深度融合

招联将 “投诉率” 与 “不良率” 并列考核,通过 AI 语音助手实现 7×24 小时自助服务,40% 的客户在非工作时间完成认证和审批。针对黑产,其智能识别系统累计锁定 6000 多个代理机构号码,协同公安机关破获多起案件,欺诈伪冒率仅为 0.0002%,远低于行业水平。

资本补充与融资结构优化

面对资产规模收缩,招联可能通过股东增资或发行金融债补充资本。2025 年上半年,消费金融公司发债利率低至 1.69%,招联作为头部机构具备融资成本优势,可借此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三、未来挑战与行业趋势

利率下行周期中的盈利韧性考验

LPR 持续走低和银行消费贷利率下沉将进一步压缩招联的息差空间。2024 年其净息差已降至约 10%,较 2021 年下降 2 个百分点,若利率维持低位,需通过差异化定价和场景化产品(如结合电商平台的 “国补 + 分期”)提升收益。

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风险

助贷新规要求联合贷出资比例不低于 30%,可能限制招联的轻资产扩张模式。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的要求趋严,需持续关注资本消耗速度。

技术投入与 ROE 平衡难题

数智化转型虽提升效率,但前期投入巨大。2024 年招联科技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8%,占营收比重升至 8%,而 ROE 从 2021 年的 20% 降至 2024 年的 12%,需在技术投入与盈利回报间找到平衡点。

四、结论

招联消费金融的业绩下滑是行业周期、竞争格局和内部转型阵痛的综合体现。短期来看,通过不良资产出清和消保优化,其资产质量和合规水平有望改善;中长期则需在差异化产品设计(如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股东资源再整合(强化联通 5G 场景与招行零售网络协同)、数智化风控(大模型深度赋能)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存量竞争中重建优势。若能有效执行战略调整,招联仍可能凭借头部地位和科技积累,在行业洗牌中实现韧性复苏。